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地震家里避震方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有关地震家里避震方法
(1)一旦感觉到地震,应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切勿耽误时间。
(2)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可以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对人伤害较轻。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因此,当所在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差时,可考虑从室内跑出去,住平房时应尽快跑到室外的空旷地带。
(3)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4)地震发生时不要慌,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在床上,特别是若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时,正确做法是立即躲到床下,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如果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
(5)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时,这些物体会使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救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的余地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三角空间,包括炕沿下、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人们可能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
(6)躲避时应尽量靠近水源处,尽量靠近建筑的外围。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靠近建筑的外围,即使出不来也容易获得营救,但不可躲在窗户、门框下面。地震后大楼倒塌时,很多人被发现在门口被砸死,因为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会被头顶上掉落的屋顶砸伤;当门框向侧面倒下时,会被压在当中。
(7)当躲在如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远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角落,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能选择它为最佳避震场所。
(8)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一旦钻进去,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身体受限,不仅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营救。
(9)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不可躺卧。因为躺卧时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位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10)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地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想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11)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及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和毒气。
(12)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避震三大原则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
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泥石流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
发生前兆
1.山区连续强降水,土质渗透严重,土壤饱和度达到临界点导致山体松动,从而产生泥石流。
2.泥石流发生前,有河的地方,河水会有轰鸣声,出现主河水位上涨及正常水流突然中断等与之相关的非正常现象。
3.连续性强降水期间,如果附近发生轻微的地震,极可能引发泥石流。
应急措施
1.在山谷中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2.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这样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
3.不要选择在陡峻的山坡下面或者是爬到树上躲避,尽量选择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
4.要往地质坚硬,不易被雨水冲毁的没有碎石的岩石地带逃生。
上一篇:关于防震应急安全知识
下一篇:有关避震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