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24帧网!

综合归纳法大全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并加以归纳整理的一种思考方法。这种动脑方法也需要尽可能地掌握影响问题的多种要素,从多方面弄清事情的真相,再加以归纳整理、简化概括,从繁杂的表面现象甚至是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之中找到问题的实质,提出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法。

  在20世纪30年代,正当--扩充军队,加紧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英籍作家雅格布写的一本书出版了。在书中他详尽地介绍了--军队各军区的情况。--知道以后,暴跳如雷,立即命令将雅格布绑架到柏林。在审问中,雅格布说他的全部材料都是从德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得来的。雅格布的回答使在场的德国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雅格布是怎样从报纸上得到--极其机密的军事情报的呢?原来,他长期注意德国报刊上关于--的各种情况的报道,一一搜集,就连丧葬讣告和结婚启事之类的材料也不放过。日积月累,他把搜集来的大量德军情报,制成卡片,然后再加以精心分析,认真综合,作出判断,终于描绘出一幅德军组织状况的图画。而这幅图画竟然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对此德军头目怎能不惊恐万状呢?

  雅格布所以能做到这点,就在于他尽量多地搜集材料,材料很丰富,连讣告都不漏掉。在这样众多而详尽的材料基础上,自然就为综合归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在综合归纳的时候他又不主观片面,不自以为是,结果得出的结论就和客观情况基本一致。

  再来看一例:

  杜德尔是美国《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1984年初的一天,他发回报社一条令世界震惊的重大新闻:苏联最高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去世了,苏联政局一切正常,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但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驻苏大使馆和国务院核实《华盛顿邮报》这条拟发新闻稿时,都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为慎重起见,这篇头条新闻移到了二版、八版的不起眼的位置上。然而,第二天上午,苏联的讣告却证实了杜德尔的新闻稿。事后,苏联及世界许多大国情报组织都怀疑杜德尔是用重金收买了苏联高级官员。然而,当杜德尔述说了自己的分析过程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独特的新闻嗅觉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杜德尔的分析过程是这样的:

  ——安德罗波夫173天没有公开露面,近几天不时有关于他身体欠佳的消息。

  ——这天晚间的电视节目把原来安排的瑞典流行音乐换成严肃的、类似哀乐的古典乐曲。

  ——苏共高级官员利加乔夫在一次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破天荒地省略了按惯例必须向安德罗波夫问候的习惯。

  ——他驱车经过苏军参谋部及国防部时,发现大楼里以往这个时候仅是少数窗口有灯光,而这几天几百间房里灯火通明。

  杜德尔把这些迹象综合地联系在一起,最后得出结论——安德罗波夫已去世。

  外国情报部门都不知道安德罗波夫已经去世,而杜德尔这位新闻记者却早早地知道了,他的这种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杜德尔善于动脑,他采用的动脑方法就是综合归纳法。

  综合归纳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的动脑方法。那么,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要尽量多地去积累材料,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真实可靠。

  第二,要避免主观片面性。如果主观片面地看问题,那么就不可能全面地搜集材料,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雅格布和杜德尔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较好地做到了这两点。

  实际生活中,有些人不善于运用综合归纳法来动脑,除了未能尽可能多地积累材料、了解情况外,还跟他们不能把这些材料、情况加以综合概括、归纳整理有关,他们发现不了事物间的联系。

  举例来看:

  从前,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小财主,叫孙万,他的仆人叫二愣,比他更傻。

  这一天,孙万要到亲戚家办一件急事。可他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老高了,就脸也没顾得上洗,带着二愣上了路。俗话说,忙中难免出错。孙万总觉得地不平,走起路来似乎一腿长一腿短,很不对劲,心里就犯开了嘀咕:怎么回事呢,睡了一宿难道把一条腿睡短了不成?这往后可不真的成了瘸子了吗?

  就这样心事重重地走着走着,忽然他看见了一位很有名的郎中。孙万让二愣请来郎中,说明了缘由,求郎中给他诊治。郎中依他说的,扳起他的腿察看了半天,哪也不疼不痒,没看出有啥毛病。郎中便让孙万脱掉靴子看看他的脚,孙万刚把靴子脱掉,郎中就前仰后合地笑起来:“你哪有什么毛病,是穿错了靴子!你看,这靴子底儿一个厚一个薄呀!”

  孙万这才如梦初醒,很不好意思,忙喝令二愣马上回家,给他找一双底子一般厚的靴子来。二愣不敢怠慢,赶紧掉头往回跑。

  孙万坐在路旁心急火燎地等着,盼了许久,才见二愣两手空跑回来。孙万急忙问他:“靴子呢?我让你拿的靴子呢?”

  二愣气喘吁吁地答道:“老爷,你的靴子换不成了。我在家找了好半天,找到了一双靴子,可我拿起来一看,也是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就没拿,拿来又有什么用呢?还是这样走吧!”

  孙万怒冲冲地说:“这是哪个坏蛋捣的鬼?把我的靴子都弄得一底儿厚一底儿薄的,待我回去,一定要查清楚。”说罢,主仆二人没了辙,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硬着头皮继续赶路。

  这主仆二人确实傻得够水平,他们傻就傻在僵化地、孤立地看待事物,不能综合归纳整理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自然他们的动脑是错误的,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闹出了大笑话。

  再来看一例:

  从前,有个油匠师傅收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向师傅学手艺都很用心,很勤快,又都一样手巧,但不知哪一个更聪明。于是,师傅想了个办法来考考两人。

  有一天,师傅拿出两袋花生交给两个徒弟说:“你俩去剥这些花生,一人一袋,看看是不是每一粒花生仁都有粉红色的皮包着。现在你俩就去剥吧,看谁先来回答出我的问题。”

  大徒弟一听,扛上一袋花生就往家跑,回到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急急忙忙剥起来。二徒弟一面扛着花生回家,一面思考着怎样回答师傅的问题。

  大徒弟一刻不停地剥着花生,怕师弟赶过自己,还打发妻子去打探消息。妻子回来说,二徒弟只剥了一小捧就不剥了。大徒弟一听,心里十分高兴,认为这下子自己可赢定了,就更加卖力地剥,熬了一个通宵,总算剥完了所有的花生,知道花生仁都有红皮包着,就赶紧跑去找师傅,却发现二徒弟早就等在师傅那里了。

  二徒弟其实只花了一顿饭工夫,就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原来,二徒弟很善于动脑筋,他并没有剥完全部花生,而只是挑了几颗鼓的,几颗瘪的,几颗大的,几颗小的,几颗两个仁的,几颗三个仁的,总之,每样几颗,总共不到一小捧,把这些花生剥开后,他发现每粒花生仁都有粉红色的皮包着,于是他便知道所有的花生仁都有粉红色的皮包着。

  动脑思考问题时,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问题的材料。但是如果不懂得去分析、综合和归纳,这些材料再多也不过是一个个零散的“零件”罢了,始终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组成一辆“汽车”来。在这个例子中,二徒弟之所以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他善于动脑,对花生进行了分析、归纳,再分别剥开有代表性的花生,最后把发现的情况加以综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